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研动态

调整作息最重要!专家教你如何降低清晨猝死风险


导读:为了预防容易在清晨发作的心肌梗塞等疾病,调节好自己的自律神经平衡,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自律神经以及生物钟等均并不为人们自身意志所操控。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了解其特性及变化规律,锻炼出能够适应变化的身体吧。

211020209462.png

哪些疾病容易早晨发作?

说到容易在清晨发作的疾病,大家最先想到的多为心肌梗死、脑卒中(又称“中风”)、心律不齐等,而这几种疾病都有可能会导致猝死。人在清晨醒来时自主神经出呈现失调状态,导致血管状态发生变化,引发这些疾病。

大部分人的血压在清晨会上升。作为心脏营养血管的冠动脉内腔变窄,各种激素被分泌出来。与血液凝结相关的因子也会发生变化,容易导致血栓的产生。也正是因为这些变化,让早晨成为高血压哦引发脑溢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栓导致心肌梗死及脑梗死、激素异常导致心律不齐的高峰期。

2011年日本科学家的调查报告显示,心肌梗死的发病时间以早、晚的两个时间段为顶峰。早晨发病的患者多为女性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晚上发病的患者多为男性以及65岁以下的人,其中有饮酒、吸烟习惯的人发病率最高。专家表示,夜间发病死亡率上升的原因不仅仅是血压变化,烟酒、过度劳累都产生了影响。

此外,气温的变化、自律神经失调均会对呼吸产生影响,因此患有支气管哮喘的人也容易在清晨发作。

如何降低自己的猝死风险

为了预防容易在清晨发作的心肌梗塞等疾病,调节好自己的自律神经平衡,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想要最大程度减低自己在清晨的自律神经失调,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自然光照射下、缓慢地起床,这对预防血压急升很有效果。缓慢舒适地起床,再吃一顿丰盛的早餐。为了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律不齐的发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注重预防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每日对盐分的摄入量不超过6g,少食用过氧化脂质的食物。

如果可以做到的话,尽量在下午做些运动,养成提高心脏机能的生活习惯。散步等运动对维持肌肉力量以及骨质有很好的效果,不仅会让人变得不易跌倒,还能有效预防骨折。

专家建议,每日行走量应增加1500步(步行距离约为1km,消耗卡路里100kcal),每周至少进行能够消耗3000~3500kcal的运动。长期保持运动习惯非常重要。回家路上建议不要使用电梯,较近的距离可以选择步行,适量增加自己的步行距离。

吸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及呼吸器疾病的危险因子,如果原本就是非吸烟者自然最好,吸烟者也应尽量选择戒烟。酒精摄入量与高血脂、 血脂障碍、脑溢血、乳腺癌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是呈正比的,适量饮酒或戒酒才是最佳选择。

自律神经以及生物钟等均并不为人们自身意志所操控。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了解其特性及变化规律,锻炼出能够适应变化的身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