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2017年度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本专项执行期为2016年至2020年。各任务落实以项目为主,2016年已部署49个任务方向,国拨经费6.76亿元。重点研究基本物理常数精密测定、新计量和导出量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防等领域关键计量技术,基础性、公益性和重点产业急需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技术,以及石墨烯等碳基纳米材料、碳排放交易和家具产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等领域NQI技术集成示范。
2017年项目支持任务为总任务的三分之一,为增强本专项申报竞争性,2017年指南任务方向进一步细化,共80个,总概算约7.4亿元。重点研究新领域关键计量技术和高准确度标准物质研制,基础性、公益性和重点产业急需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检验检测技术,新兴领域认证认可技术,以及空间导航与定位领域NQI技术集成示范。
1.1 生物活性、含量与序列计量关键技术及基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细胞生物活性计量装置和细胞计量技术及溯源性;研制微生物活菌计量装置和活菌精准测量技术,基因序列和含量计量关键技术;研究蛋白质含量计量基准方法和装置、糖基化计量方法;研究生物单分子计量装置,生物单分子计量技术方法及溯源性;研究细胞、核酸、蛋白质等国家标准物质。
2.9 精准医疗中重大疾病体外诊断试剂及生物药物的计量基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体外诊断试剂与生物药物计量学评价模型,形成可溯源至SI单位的全链条国际互认技术体系。针对心血管及肾病诊断标志物及肽和单抗类药物等,研制相关标准物质;研究病理学诊断及药物代谢的原位、微区等定量成像计量技术;研究多维谱学联合表征单抗类药物的关键参数数据库;研究电子束辐射源参考辐射场和回旋加速器核素药物计量技术。
4.10 特殊人群健康服务与远程健康监测重要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老年、残障等特殊人群的健康服务需求,研究特殊人群健康服务内容、服务设施、服务评价及用品用具等关键技术标准;针对健康状态实时监测需求,研究健康信息服务基本要求与分级评价、健康信息采集与共享、健康状态监测技术与服务等技术标准。
7.6 药品质量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检验检测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有代表性的药物固体制剂,研究从原辅料到中间体至成品的生产过程关键质量参数,研发多种过程控制技术结合的实时在线、线边分析生产过程控制检验检测方法;研究计算机辅助工艺评价/控制系统。
7.7 跨境生物产制品和工程生物检验检测及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跨境生物及产制品中的关键危害因子,研究高通量前处理技术;研究多目标快速检测技术,构建跨境风险分析平台及移动数字化监测管理系统;研究高识别率和可溯源的快速检测技术,建立危害物和工程生物活性鉴别和精准检测技术;研究大宗/高值跨境生物产制品无害化处理、再利用和控制新技术;研发相关试剂条(盒)和装置。
7.8 海量跨境生物物种查验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海量跨境动植物物种及关联产品,研究生物、饲料及植物种苗的物种及属性多目标高精准检验鉴定技术和现场在线搜检技术;珍贵动植物种质活性鉴别及溯源技术;珍稀物种及重要种籽真伪鉴定及实时探测识别技术;研制相关检测试剂及装置;进行监测示范。